当前位置: 首页 > 设备 > > 内容页

“文艺浸润”放大文化和旅游融合效应

日期:2023-08-30 07:58:29 来源:金山网


(资料图片)

日前,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瞿煜国和当地资深导游郦建俊,通过电波与镇江和盐城的听众“漫话”丹阳。

节目中,瞿煜国介绍了丹阳的齐梁文化、古吴文化,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目前的开发情况。未来,丹阳将继续推进产业深度融合,着力将丹阳打造成长三角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。

文化艺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品质。在城市里,多样的艺术空间、多彩的艺术活动日益成为一道风景。市文广旅局围绕“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示范年”,积极实施“文艺拾光浸润”工程。

镇江坚持文化赋能,让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。镇江出台《镇江市“文艺拾光浸润工程”实施意见》,计划用3年时间,制定小剧场、文旅驿站、非遗守望空间、艺术转角建设标准,“一站一案”“一点一策”打造“文艺+旅游”新场景。建立健全“社会+市场”的运行机制、简约高效的管理机制、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和开放包容灵活的参与机制。依托多元融合的文旅公共服务新场景,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微活动,让文艺服务不限于剧场、不囿于围墙,丰富游客沉浸式体验。遍布城市角落的驿站、书坊、小剧场、艺术转角、非遗守望空间等艺术空间,让文艺“拾光”浸润满城山水,温暖市民游客的心灵。同步加强旅游消费型剧目、文化创意产品、非遗体验交流、特色文化展示等多层次、多元化内容供给,引导市民游客养成良好的文旅消费习惯,促进文旅消费市场良性发展。

以志愿服务为立足点,市文广旅局印发了《关于组织开展全市文化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》,建立健全“市-县(区)-镇(街道)”三级群众自助服务网络,面向社会公开发布“招募令”,广泛吸纳退休干部、企业职工、乡土艺术人才、老文艺工作者、学校师生、专业文艺团队成员等文化特长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,项目化推进“文艺浸润”志愿服务。组建表演类、培训类、宣讲类、空间类和服务类等5类志愿服务团体,依托各地公共文化场馆、文旅驿站、文化广场等设施,积极开展志愿活动,推动全市百万人口注册文化志愿者数量增长至3744人。将文化志愿服务与“文艺播种计划”“我们身边的场馆”“文心”等惠民品牌相结合,建设了一批环境美、服务优、氛围浓的文旅公共场所。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、评奖评优激励等“礼遇”制度,建立健全保障机制、激励引导机制、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机制等,促进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、科学化、可持续发展,引导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,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、积蓄生活诗意、彰显城市温度。

镇江深入运营“淘文化网”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平台,邀请文化团队上网当“店主”,通过“百姓点单,政府买单,团队竞演”的方式,将优质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、心坎上。演出现场同步开展云直播和观众满意度线上测评,群众可在线发布评论、评选最喜爱的节目。文化主管部门综合考量演出质量、群众满意度等,对每一场演出进行评估考核,从而倒逼团队多创精品节目、迎合大众喜好。同时,整合图文博美等场馆数字资源,在云端开通活动预告、场馆预订、艺术普及、数字展馆、云观展、云讲座、云演艺等功能。市民可通过网页、微信等渠道随时随地获取文化活动预告信息、预约参与文化活动、在线抢票、在线观看文艺演出、艺术培训等。目前,发布的数字资源更新量增长至842TB。2022年在线开展数字文化活动800余场,在线服务总人次突破千万。从看文字到看视频再到看直播,实现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“信息可发布、需求可征集、内容可观看、过程可监管、结果可评估”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,大力提升了全民艺术普及程度,也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新途径。(记者 笪伟 通讯员 蒋文娟)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通信网版权所有 关于我们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